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等 文 /子文(甘肅)     “歲月靜好,與君語;似水流年,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 聽說最后一片樹葉落下的時候,冬天就來了。所以每次路過那條鋪滿金色銀杏葉的小道時,都有人抬頭看一看,樹枝上還留著幾片葉子,事實上,當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樹上仍然還有稀稀落落的幾片樹葉,沒有人知道誰是最后一片樹葉,它可能在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深夜唱著自己的歌,跟隨著屬于自己的那陣風悄悄離開它的枝椏,落于地,銷于泥。就像沒有人知道,誰是留在心里的最后一個人,也許他來時攜風帶雨攪的你的心波濤洶涌,走時卻無聲無息像從未存在,再或者你這心里他覺得住著舒服,來了便不走了,成為了這間溫暖的小屋里的常住居民,永久且唯一。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作為北方人,沒有雪的冬天總覺得缺了點兒什么,晚上點了盞燈,在暖黃的燈光下看了會兒書,屋里的火爐緩緩燒著,爐子上的水壺冒著熱氣,柴火燃燒的聲音在這個安靜的夜里顯得分外清晰,我看了看窗外黑漆漆的一片,隱約能看見山的輪廓。高低起伏的山,寂寞的立在這里,有我這個羈旅的俗人作伴,而我這間在黑夜中散發著光亮的小木屋卻是獨自存在,城南有舊事,城北有信使,而林深不見鹿,海藍不見鯨,夢醒不見你,此生長別離。 記得初次見你是在一個溫暖的黃昏,太陽馬上就要上消失在視野中了,周圍的人都紛紛舉起手機抓拍這美麗的一刻,我舉起相機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你剛好轉身,干凈的臉上掛著明朗的笑容,紅色的裙子映襯著金色的余輝,我原本懊惱你毀了我的風景,再看相片時,倒像是我借用了你的背影。那天的你,遺世獨立,是清冷又獨特的美麗,馬郵的《南山南》里說道“他說你所有為人稱道的美麗,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大概我與你的相遇便是這樣,后來我以送照片的名義要了你的聯系方式,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里多了一個你,好像心也安穩了許多,我的朋友都說我是不羈的性格,向往自由,厭于規矩,事實確實如此,可遇見你,我第一次想安定下來。 城北有家古老的書店,店主是一個美麗的婦人,她大約有40多歲,卻仍然有著20歲少女的風韻,舉手投足都有大家閨秀的風范,你告訴我那是你的老板,你本來是混跡酒吧的不良少女,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之下結識了這位大姐姐。她據理力爭,說的起哄的小混混心服口服,在一片哄笑聲中牽著你的手,離開了酒吧,她教你看書,練字,修身,養性。后來你慣于穿到腳踝的長裙,再也不穿短袖v領 ,這讓我遇見你時,只知道你秀氣干凈的臉龐上掛著清澈的笑容,卻不知你的長裙里面滿背的紋身。你的曾經被一個善良的人用一種溫柔的方式掩蓋,所以后來的我,只求余生,不問過往。我經常跟著你去書店看書,我看著你把舊書取下來,換上新進的書,貼標簽,上書架,歸類,撫平書角。那時的你 ,是溫柔的,好像夏天的傍晚無意吹過的一陣微風,不偏不倚剛好吹進我的心臟,我喜歡如此恬靜的你,勝于喜歡我自己,我帶你去爬山,去采風,去拍落日余暉,去看滿月,我們在電影院為同一場電影笑過哭過,我們喝過同一個杯子里的奶茶,我們捧著同一本書評價過其中的是非對錯,也坐很遠的車去一個小巷子里吃過聽說很不錯的面,歲月靜好,一切如愿,日子過得平淡如斯,我一度以為,一切美好都會如約而至。 不知是聽誰講過,這世上越是美好的東西,越難久存,美好的東西總是帶著遺憾的缺口。 “你知道我的老板為什么收養我嗎?” “不知道。” “因為我長得像她走失的妹妹。” 原來書店的老板有個年齡差十幾歲的妹妹,在一次去公園游玩的時候走失,家人找了二十多年始終沒有消息,老板一直覺得妹妹走失是她的失職,所以盤下了一家書店,一周開業四天,其他三天尋親。在酒吧遇到搖頭晃腦的她時,老板情緒崩潰,好多年了,也許妹妹也這么大了,也許再也找不見了,也許見面也已經認不出了,她手上捏著的三歲小孩兒的照片早已泛黃,這么多年的堅持在那一刻土崩瓦解,哪里有什么像不像,只是給自己找個寄托罷了,于是老板把迷失的她帶回了書店,教她做一個溫柔的姑娘,也許想挽救她,也許想挽救自己,老板對她無微不至的好,她對老板也始終保持一顆赤誠的心。 “也許你就是老板的妹妹呢?”我看多了小說,總是覺得這世間有好多不可思議的事。“不,我也是有家的。”她堅定的臉上帶著些許隱忍的表情,是啊,每個人都是有家的。我為我的冒失慚愧,自相見初,我一直是想著娶她的,可我好像從來都沒有真正了解過她,她有家我卻不知她家在何方,我只知道她和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彼此是快樂的。可是后來我才明白,兩個人想要在一起,僅僅快樂是不夠的,她的老板聽說貴州地區發現了一批被拐賣的孩子,便收拾行李前往尋找,她也一道跟去了。因為工作原因,我只能在原地等她,后來不知過了多久,書店再也沒有開過,老板沒有回來,她也是。我想起她曾經說過,她喜歡森林,原始的植物有著純粹干凈的美,值得去愛,值得去守護。于是我帶著我的相機去貴州當了守林員,我有了一間自己的小木屋,周圍一片一片都是屬于我的樹林,我未曾告訴過她,我是沒有家的,孤兒院長大的孩子,總是心思比別人要多幾分,沒有家人的我遇見她便是沙漠中尋見了綠洲,萬年枯木發了芽,不幸的人總有著千絲萬縷的共鳴,我希望給她一個家,同時妥善安放我自己流浪的心,卻不小心丟了她,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送別了我最愛的姑娘,自此天涯孤旅,我無處可棲,又隨處可棲。當人人都在談前程談未來的時候。總有一群人在用一輩子去證明一些感情,孤獨且虔誠。 我還記得那天她走的時候問我:“你會等我嗎?”當時的我猶豫了,遲疑了,一個沒有家的我,事事謹慎,處處小心 ,無枝可依又敏感多疑,我為我的單薄自卑,一無所有的我,僅憑一腔孤勇,何以安家,何以同她舉案齊眉?當時的我一度以為,像我這樣的人,沒有立場去談感情。可當太陽升起又落下 ,樹葉綠了又黃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我始終忘不了她的音容笑貌,我才明白,我們來這世間走一遭,是非因果早有定數,我愿在此 ,盼她歸,盡余生之力。 “那后來呢,你等到你的姑娘了嗎?” “你猜。”胡子花白的老爺爺微微一笑,起身輕輕拍了拍腿上的灰塵,背著手哼著聽不懂的小曲緩緩離開了我的視線。 金色的余暉映照著大地,這一刻,風也溫柔。有些人生來不幸,卻絲毫不缺真情,真心待人者必有人真心以待。   +10我喜歡

文/花汐顏   人生四季,挽不住時間的手,留不住春秋枯榮的褪變,時令錯落有致,向來灑脫!而我們自己,心存愛與留戀,向來深情!   我們總是在冷暖凸顯的轉換之間,才對歲月有更深切的感知,和諸多的慨嘆。但也一直懂得,每個季節都有愛同行;即使光陰凋零,心懷落滿陽光與花香,對生命向往的美好,就永恒不會遺失。經歷多年的風雨陰晴,對于“歲月”一詞的領悟,也愈發簡明而篤定。   我們這一生,風塵仆仆地趕路,小半生的時間,都在尋覓驚喜的中途。流轉于山重水復的迷津,可曾有一處柳暗花明的路口?!那些飄搖風中的牽念,那些碎若花雨的真情,早已收不回、斂不起。悲喜難預料,我們為自己的故事,精心編排的幾重結局,也許,沒有一個是謎題的正解。   這個世間,有一種牽掛和不舍很長,甚至,長過生命。只因,太過看重。假如愛也有時差,假如離別使人懂得珍惜,相信總有那么一天,會走過天黑的路、跑過起風的街,在某個花開的風景中、在暖暖的晴天下與自己深情相擁。命運,會將自己與愛的人一起,溫柔平和地,迎入永恒……   忽然有一天,你明白了人生聚散原本就風輕云淡,便不會再大喜大悲地去動情、感念。終于懂了,任你再怎樣的折騰,愛你的人都不會離開,都會深情而固執地堅守著你,感知愛與溫暖從來都在左右,你便可以欣慰地對自己說:這是最好的人生,我是別無所求的自己!(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哪有什么天生的“洪荒之力”,不過是一種不懈的拼搏、咬牙的堅持罷了!直到有一天,所有努力都冠以王者之名,你才有資格流委屈痛快的淚。日出,一切都會有光,世間相安的存在,都會明亮起來。一直告訴自己:不管什么天氣,記得隨時帶上心底的陽光。   人生的天空,總有風云變幻。身處人群復雜的境遇,不及防地,也會遇到一些不堪的人和事,也曾為不懂自我保護而受過傷。然而,我們還是愿意相信,這個世界,心靈美好的人居多。我們都想帶給身邊的人溫暖和快樂,想與必然交集的人和平融洽地相處。   于生命之中,希望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和自己一樣善良真誠,都有素質、有品德,都值得自己用心和尊重。時間,可以淡化一些濃稠的憂傷,亦可以凝聚點滴的愛。我們慢慢在經歷中成長、堅強,學會寬容,學會體諒,更學會愛!   如果領悟不算晚,就做一個因努力而變得可愛的人吧!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微笑,眼睛里有詩,心里有夢、有遠方。就像撒哈拉上一株蒼綠不蒼老的植物,有愛支撐的生命,不埋怨,不妒羨。就算哪天有疾風折斷了翅膀,也因有人一起比翼,而內心不覺惶恐。   一個人若能經營好自己一顆因滿足而平寧的心,處世的模樣,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看。端莊,成熟,即便低眉的時間,也是一份恬淡的美好;簡單,隨和,亦是一種生命的優雅。(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行走于偶有涼薄的人世,愿做個守心自暖的人。一種野生獨活的生命姿態,清艷也倔強! +10我喜歡

小時候,在被父親翻爛了的藥書里,知道有味中藥叫龍骨,有鎮靜安神、斂瘡生肌的作用。以后的好多年里,龍骨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躺在中醫藥匣子里的一味藥而已。   前些日子去看病,在中醫開的藥方里,辨別出了“龍骨”兩個字。龍骨,是龍的骨頭吧?我在醫生對著藥方抓藥時,問了一句。   愛中醫的人和愛文字的人一樣,都有股執拗勁。他停下手,透過厚厚的鏡片,對著我看了半天,說,現在的人都喜歡斷章取義,中醫中藥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回家好好學學吧。   取了藥出門,分明聽見身后傳來一聲長長的嘆息。   1   閑來翻書《本草經百種錄》,看到龍骨這味藥:龍骨最粘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已之……“收斂正氣”,看到這四個字,獨獨的一份好感從內心深處裊裊地散了出來。   “龍骨,是古代多種大型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牛、鹿、大象等的骨骼化石,內含碳酸鈣、磷酸鈣,少量鐵、鎂、鋁、鉀、鈉、氯、硫酸根等,味甘、澀,性平。具有鎮靜,斂汗澀精,生肌斂瘡的功效。”查書籍,問度娘,忙活了一整天,都沒有把龍骨和龍扯到一起——時隔多日后終于理解了落在背后的那一聲嘆息。   龍骨是一味中藥,是古代多種大型哺乳動物化石。取名“龍骨”,只是因為它的碩大與久遠符合古人對龍的想象。它躺在醫書里,躺在中藥鋪里,躺在中醫的藥方里。對我而言,它只是個遙遠的存在。   直到我站在賀蘭山下一片廢棄不用的磚廠里,眼前的景幾乎具備了荒涼的所有特征,滄桑得近乎殘忍:地表裸露著,呈現出嚴重的水土流失癥狀,溝壑縱橫,植被稀少。放眼四周,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跡象,呼呼的北風揚起陣陣沙塵,心也被吹得荒涼起來。一道道生銹的鐵絲網,將荒涼分隔幾處,同時將探訪者的腳步阻隔在遺址之外。越過一道坎,爬上一道坡,從溝壑縱橫的荒涼中找到一塊黑色石碑,碑體上刻著“西河橋古動物化石”幾個字,龍骨這味藥從中藥鋪里“忽”地跳了出來,輕輕巧巧就到了眼前。   2   如果用動漫的手段將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演繹一遍,20億年的滄海桑田就可以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最初,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使震動的海底沉積物蓋層隆起,形成山體雛形;到了新生代的喜馬拉雅山運動,受地應力的作用,山體繼續緩慢上升,終于刺破青天,屹立于蒼穹,成為了我的母親山——賀蘭山。   從萬頃碧波到廣袤大地,萬千生物隨著地殼變化及山體的不斷擠壓和隆起,繁衍、變種,有些被環境淘汰,有些被時光掩埋。但造物主的奇妙讓一些幸運的生物用化骨為石的方式存在了下來,人們稱它為化石。   化石一詞來自拉丁語“fossilis”,意思是挖掘,是生活在遙遠過去的生物遺體或遺骨變成的石頭——這樣的解釋,無論是在詞條里還是在現實里,都似乎隔著萬水千山的距離,既遙遠又陌生。   除了考古學家和文人墨客,很少有人會將這樣的地方當做一處景觀來欣賞,雖然它的荒涼,代表了大西北最經典的原始美,但還是讓我一次次問路無果,迷失在鄉村小路上。   但事實是,這里出土了大量犀牛、盤羊、大角鹿、老虎、獵豹、三趾馬、古珊瑚等古動物化石。眾所周知,犀牛是食草動物,喜歡在熱帶、亞熱帶的叢林里生活;大角鹿喜食水草,生活在寒溫帶地區;盤羊棲息于沙漠和山地交界的沖積平原和山地低谷中,喜歡沙漠和大草原;三趾馬喜食嫩草,喜歡在廣袤的大草原上奔跑;而“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中的美麗珊瑚,則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巖礁、崖面和凹縫中……   叢林,草原,沙漠,海洋,這不是我眼中母親山的模樣。但這些千萬年前的動物尸骨,真真切切地藏在她的腹中,證明了我的家鄉石嘴山,遠古時期也曾是湖泊相連,林木茂盛,水草豐美,草原遼闊的理想家園,是哺乳類動物生活的天堂。   3   凝神于明媚的陽光里,遙望無人可知的距離,突然想到了很多詞語,天長地久,滄海桑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我想,也許只有在化石前,才能真正體會這些詞語的內涵。   這是一段漫長的過程,漫長到需要用滄海桑田來形容。這也是一段驚恐的過程,驚恐到需要用心驚膽裂來描述——數千萬年前,這里是一處水土豐沛的三角洲,有著遙無邊際、生機盎然的原始森林,成群的犀牛拖著笨重的身體,悠閑地吃著草;溫順的大角鹿頂著一對長長的犄角,邁著優雅的步伐,覓著樹葉和青草;郁郁蔥蔥的森林里,到處都是古老的蕨類植物,銀杏、松柏,高聳入云,遮天蔽日,空氣中散發著潮濕的味道。清清的湖水里,無數古老的魚類,悠哉悠哉地游著,茂密的草叢里,遠古的爬行動物,緩緩而過……天美地美,歲月靜好。   忽然有一天,一聲霹靂,山崩地裂,烈焰騰空,附近沉寂了許久的火山噴發了。暗紅的巖漿裹挾著滾滾黑煙噴涌而出,轟隆隆的聲響向四周層層壓去,被燒得通紅的巖石騰空而起又疾馳落下,在煙幕的空中留下千萬條火紅的劃痕,郁郁蔥蔥的森林霎那間變成一片火海,所有的生靈瞬間被火山熔巖覆蓋,來不及掙扎,來不及呼叫,甚至千百萬年后,還保持著生前最后的姿態。   億年的重組,萬年的演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漫長的光陰里,一部分動物被大自然淘汰;一部分動物的尸體被沉積的泥沙覆蓋之后,瞬間與空氣隔絕,逃脫了腐爛的命運。千萬年的時光中,在高溫、高壓的不斷作用下,動物的身體和泥沙合而為一,越來越堅硬,越來越牢固,最終肌化為石,以一種永恒的形態被保存了下來,成為化石。   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這樣的幸運。成為化石是遠古生命的一種奇跡:死時恰好在低洼或河湖地帶,恰好迅速被泥沙掩埋,恰好地面既不干燥也不潮濕......這種幾率,和中五百萬彩票的幾率差不多。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古動物化石都可以稱為龍骨。中藥里的龍骨,泛指新生代的哺乳類動物化石。這些化石年代不是很久遠,準確地說是“亞化石”,微觀下呈蜂窩狀,具有較好的止血作用,相當于現在的創可貼。而西河橋古動物化石遺址出土的化石,多為“亞化石”,就是中藥鋪里的那一味龍骨。   4   西河橋古動物化石發現于1985年11月,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里,我無數次路過這里,從沒有將書本里“化石”兩個字安置在這片土地上。所以,當我站在西河橋,看著這片600平方米的古動物化石遺址,有一刻是恍惚的,甚至有些懷疑,真的嗎?真的有百萬年,千萬年了嗎?這離我不到四十公里的土地,真的古老到用百萬年、千萬年去計算年歲嗎?   巍巍賀蘭山,沒有給我回答,它用萬千動物的尸骨闡釋了答案。   5   石嘴山市博物館里,陳列著從西河橋出土的古動物化石——生活在古生代海洋中距今5.6億年的三葉蟲,歷經時間之流的雕琢,肉身早已不復存留,清晰可見的,是一根根、一檁檁深刻的骨架;5.6千萬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的巨型動物犀牛的頭骨里,巨大的牙齒展示著曾經的威猛;生活在距今約1500萬至400萬年前,用下頜前排的大齙牙和長鼻子鏟斷樹根,切斷樹枝,以此來獲取食物的鏟齒象;400多萬年前會獰笑的鬣狗以及“素食主義者”陸龜,史前貓科動物劍齒虎,1500萬年前額頭長角的庫班豬……這些聽上去遙遠而又陌生的動物,挾著萬鈞雷霆,掙揣了百萬年,甚至千萬年的光陰,化骨為石,從遠古呼嘯著,狂奔而來。在目光與之久久的對視中,“驚艷”這個詞從頭腦里崩了出來,落在它們的身上。經歷過天崩地裂,地震海嘯,沐浴過嚴寒酷暑,極地冰川,品嘗過千萬年的黑暗,百萬年的錘煉,才步履蹣跚到達世人面前。我想,“化石”這兩個字,足以撐得起“驚艷”這個詞了吧。   憑我的資歷和閱歷,在這600平方米的土地上,即使有幸碰到一塊化石,也沒有慧眼識珠的能力,也許還擔心它的堅硬會硌了我的腳。但還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與渴望,沿鄉村公路從紅果子鎮問到西河橋村,從西河橋村問到振興磚瓦廠,問村民問路人,問老叟問老嫗,任車身被塵土包圍,褲腳被荒草纏繞,終于站在孕育了千萬年化石的地方——雖然在此之前,做了大量功課,但真的面對這片荒涼大地,還是無法和犀牛,大象,三趾馬這樣的動物聯系在一起。考古、化石、寒武紀、中生代……這些躺在書本里冰涼的名詞,從頭腦里一撥一撥往外涌。多年來,因為親情,友情,不知多少次往返于平羅與惠農之間,卻忽略了這個叫西河橋古生物化石遺址的地方,遠古離我如此之近,近得讓我只要動心,就可以接近。   從博物館到化石遺址,或者從化石遺址到博物館,無論以怎樣的路徑完成兩者之間的轉換,都是很有必要的一趟旅程。看了黃土看化石,或者看了化石看黃土,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產科醫生看著產房里痛不欲生的產婦,既體會了母親孕育的艱辛,又領略了生命誕生的不易。   作者簡介:王淑萍   作者簡介:王淑萍回族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自由寫作者。喜歡以我手寫我心,喜歡用文字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深情。著有個人散文集《遇見自己》《流年里的余溫》,作品散見于區內外各類報刊雜志和公眾平臺。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i64h4pz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